鱼的表面有白色絮状:鲫鱼身上有白色絮状物快不行了,怎么办 水霉病(又叫白毛病)养鱼的朋友可能都遇过,其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鱼体的伤口和鱼卵上,是较常见的鱼病。病因主要是鱼体受伤,鳞片脱落等。
鱼脱水后放水里有絮状物是存在蛋白虫、鱼鳞等自身脱落物或者菌膜的表现。蛋白虫是由于水体过肥而产生的,蛋白虫的数量过多会对鱼儿产生影响,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处理。鱼鳞脱落物能够从鱼身上是否掉鳞就可以看出。多由水。
这种情况一般能够从鱼身上是否掉鳞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为水霉病。水霉病常引起鱼体表面组织损伤,并在水中形成灰白色如棉絮状的覆盖物。本病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所以提高水的温度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说了这么多我们。
6.但如果鱼儿受伤或者是鳞片脱落,那么鱼儿就有可能会因为水中细菌侵入鱼体,而患上水霉病,当鱼儿患有水霉病时,身上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物。7.而新买的鱼缸或者是鱼缸内的装饰物在放入鱼缸的前三个月,上面也会附着一些白。
然后粘附到缸壁上,因为滤棉根本无法滤除。二、净水剂或者类似于净水剂的硝化细菌这个是跑不了的,本来鱼缸的水质应该是比较清新的,如果是观赏鱼的状态也很好的话,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絮状物?这个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问题。
水霉病!第一锦鲤网提供 治疗:将锦鲤放入另一容器内,用1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体20分钟,每天一次。冶疗个体时,可用紫药水擦拭伤口或附着于身体局部的绵状物。
鱼缸里鱼身上所存在的白色絮状物可能是菌丝,发现后需及时换水,换水能有效的改善水质,使鱼儿能尽快的康复,还能减少缸内有害菌的数量,避免病情持续恶化。注意,需每隔1天换一次水,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升温 在换水。
治疗方法:(1)每天用3%的食盐水浸泡病鱼一次,每次5—10分钟。同时在缸中加千分之2的食盐做辅助治疗。(2)用0.7克孔雀石绿或0.7克次甲基蓝,溶解在100千克的水中,制成水溶液,将病鱼放入其中,洗浴15—20分钟,见。
然后补满困水盆 换水时加少量粗盐 预防疾病 3 2只盆放置在光线充足 但不要直射的区域 这样能保证温度一直 4 原理 通过滋生水藻控制水质 水绿 鱼就安全 定期清理鱼粪水藻即可 纯手工录入 希望对你有帮助 。
不是,是细菌。肉眼可见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现;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由于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导致死亡。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