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足的内肢内侧还有一小棒状内附肢(appendix interna),内附肢具小钩,游泳时同对左右腹肢借小钩相互钩联,同步拨动。此外,雄虾第二对游泳足内肢内缘在内附肢背面还另有一细棒状带刺的小突起,称为雄性附肢(appendix 。
虾是甲壳纲的,以日本沼虾为例:腹部分( 6 )节,触角( 2 )对,口肢( 3 )对,(前一对为大颚,后两对是小颚),颚足( 3 )对,步足( 5 )对,泳足( 4 )对 甲壳纲(Crustacea)体常分头脑部和腹部。头胸部有13对。
这种足叫做携粉足。⑥游泳足:龙虱、仰蝽等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能捕捉鱼苗作为食料,是养渔业的大害。鱼在水中游得够快了,它们怎么能追上鱼呢?原来龙虱、仰蝽的身体接近流线型,很象只快速潜艇,中足和后足又长又扁,
最末的腹节称尾节,肛门位于该节的末端背面,末端具1对尾叉,尾叉的末端有5根不等长的刚毛,常呈羽状。附肢(1)第一触角:第一触角发达,位于头部两侧,为主要的游泳器官。单肢型,细长,一般有明显的雌雄区别,雄。
雌虾在产卵时,第一至第四对游泳足生长着卵刚毛,供卵子粘着用。第六对腹部附肢扁而宽,并向后伸展与尾节组成尾扇。尾扇有平衡身体、 决定前进方向的作用。图6 腹部附肢形态 2.第一腹肢 4.第二腹肢 6.
游泳足是生活在水中的昆虫后足各节延长,变得扁宽,胫节和跗节生有细长的缘毛,当足向前划动时,缘毛张开有助于向前运动,如龙虱、水龟虫的足。开掘足一般由前足特化而成,特点是粗壮短扁,胫节膨大宽扁,末端外缘具。
昆虫的足类型之一。稍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水。水生昆虫的足(除有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游泳的形态特化。
河虾的游泳足长在身体的腹部,有5对;步行足长在胸部,有5对。
龙虱的足扁平如桨,后缘有长毛,适于游泳,叫游泳足;螳螂的前足腿节与胫节能合抱,适于捕捉,叫捕捉足;蝼蛄的前足粗短,末端如铲,用作开掘,叫开掘足;蜜蜂的后足多毛,具有复杂结构,便于采集花粉,叫采粉足。
在水中游泳.(3)鳌虾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呼吸.(4)鳌虾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属于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纲动物.故答案为:(1)③腹部;⑥头胸部(2)⑤步足;④游泳足(3)鳃(4)外骨骼;甲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