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救生是指救生员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者施救的一种技术。游泳场所一般都应备有救生圈、竹竿、木板、泡沫块、轮、绳子及输氧设备等救生设备。水中救生是指援救溺水者的应急措施。有间接救生和直接救生两种。前者利用救。
间接赴救也叫池岸赴救,是指在岸边利用水域现有的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救生杆、绳子等),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救生技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应该是跳下去,而是观察环境,找到任何能漂浮的物品或者可当绳索用的东西让落。
赴救技术是指游泳救生员在面对溺水者时,快速而又准确地选择救援方式,进行救援行动的技能。这需要游泳救生员能够熟练掌握不同的救援技巧和工具使用,对不同的救援场景有清晰的判断和处理能力。救援技巧的选择 游泳救生员需要通。
是发现溺水情况后,及时将溺者脱离水域,并送至安全区或现场急救室的专门技术。原则: 能间接赴救力求间接赴救,以对救生员危险性小的方法。赴救:间接赴救(利用救生竿、圈等)。游泳赴救:技术包括:(入水、接近、解。
直接扑救,是救生员在不能采用间接救生技术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扑救技术。包括:入水、接近、解脱、拖带、上岸、运送6个环节,根据现场情况由救生员选择各环节不同技术的具 体操 作,各环节要连贯有序、及时准确。 三、现场急救 救生员将昏。
一、考核内容 (一)20米潜泳。(二)水上间接赴救技术。(三)心肺复苏(CPR)实操+心脏除颤器(AED)使用。二、考核要求 (一)严格按照市救生协会关于考核站年审要求,提前上报各项材料。(二)各考核站在每批次年审前。
5.救生者帮助溺者上岸技术:此法一般运用在游泳池或自然水域中上船的地方比较多。因为溺者处于昏迷状态,为了保护溺者不再受到伤害,所以上岸技术也比较重要。通常上岸的做法是:当救生者拖带溺者游近岸边时,应使用腋下拖运。
救生员一发现有人溺水,判断溺水者情况,可充分利用救生器材(救生圈、杆、绳)营救溺水者,在离池岸较近距离发生溺水事帮时,救生员可用水将溺水者施救上岸。如溺水者无意识应实施水中营救,立刻跃入游泳池,一手拉住。
2.救生员的基本素质。3.救生员工作守则和职责。4.溺水事故的原因及预防。5.观察与判断。6.赴救技术。7.急救技术(现场急救)。实践部分:1.200米游(不限时)。2.25米速度游(男20秒,女22秒)。3.潜泳20M(蹬。
第二章 报考条件 各级水上救生员报考基本条件: (一)思想作风正派,遵守救生员守则; (二)具有自由泳,仰泳,蛙泳,侧泳,潜泳,踩水等游泳技能; (三)具有现场赴救(观察,入水,寻找,接近,解脱,拖带,上岸)和急救能力; (四)身体健康,两眼。